民族藥
2022-10-13
民族藥為少數民族醫學所采用的藥物,如藏藥、蒙藥等。
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,各民族在與疾病抗爭,維系民族生存繁衍的過程中,以各自的生活環境,自然資源,民族文化,宗教信仰等為根基,創立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醫藥體系。我們少數民族使用的,以本民族傳統醫藥理論和實踐為指導的藥物,稱為民族藥。
民族藥是各兄弟民族在長期歷史實踐中,與疾病作斗爭中發現和使用的藥物,是經過反復實踐積累起來防病治病的物質基礎,是中國醫藥學寶庫的組成部分。各兄弟民族在長期醫療實踐中積累了許多醫藥經驗,有的還形成了獨特的醫藥理論體系,如藏醫藏藥、蒙醫蒙藥、維醫維藥、傣醫傣藥等。民族藥大多是取材于本民族居住地區的天然藥物,如蟲草、雪蓮、蘆薈、馬錢子、血竭等;也有一些民族由于歷史上與國內外其他民族的交往和交流,使用一些交叉的或進口的藥物,但都具有其民族特點,如訶子在漢族并非常用藥,而在藏藥和蒙藥中則是最常用的,功用很廣。據統計,全國民族藥在3500種以上。
民族藥發源于少數民族地區,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和民族傳統。據初步統計,全國55個少數民族,近80%的民族有自己的藥物,其中有獨立的民族醫藥體系的約占1/3。建國以來,由于黨和政府的關懷,重視,民族藥的發掘,整理,研究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果,出版了一批全國和地區性民族藥專著。據有關資料報道,目前我國民族藥已達3700多種。
《中國民族藥志》是在全面調查,收集我國少數民族所用藥物的基礎上選編而成的民族藥的薈萃,已出版的第1卷收載了39個民族的135種藥物,基原種511個:第2卷收載35個民族的120種藥物,基原種425個。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1977年版收載了11個民族的士32種藥物。1985和平共處1990年版各收載了4個民族的12種藥物,其中藏藥有土木香,總狀土木香,小葉蓮(鬼臼),毛訶子,余甘子:蒙藥有廣棗,冬葵果,草烏葉等藏藥,蒙藥共用的有沙棘:維藥有菊苣,毛菊苣,黑種草:傣藥有亞乎奴等。
《中藥大辭典》包含的民族藥有藏藥404種,傣藥400種,蒙藥323種,彝藥324種和畬藥200種。
參見《藏藥標準》、《蒙醫本草圖鑒》:
《藏藥標準》為民族藥學專著。西藏衛生局等編。全書分3冊,第三冊待出版。第一、二冊合編。共收藥物174種,方劑290個。藥物部分記載藥物的性狀、鑒別、炮制、性味、功能與主治、用法與用量、注意事項及貯藏等內容。方劑部分介紹方劑組成、制法、性狀、標準檢查、功能與主治、用法與用量、規格、貯藏等。有藏漢兩種文版。1979年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。
《蒙醫本草圖鑒》又名《蒙藥正典》。蒙藥書。占布拉道爾吉用藏文撰于19世紀。載藥879種。按藥物性能分為8部24類。重點論述每種藥物的產地、形態、性味、功能、主治、藥用部分、采集時間及炮制法。附藥物圖譜576幅。1988年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,將書名改為《無誤蒙藥鑒》。
詞條內容僅供參考,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
(尤其在法律、醫學等領域),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。